足跟痛常见于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跟骨骨刺等问题,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足底的一条结缔组织,长期过度使用或不当受力会导致炎症,表现为晨起疼痛明显,活动后稍缓解。预防方法包括:选择适合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运动,早晚各一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使用足弓支撑垫或定制矫形鞋垫,减轻足底压力。
2、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跟骨的肌腱,过度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容易引发炎症。表现为跟腱部位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治疗方法包括: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压迫、抬高;恢复期可进行跟腱拉伸和强化训练;避免穿高跟鞋,选择有良好缓震功能的运动鞋。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由于长期足底筋膜牵拉导致的骨质增生,常见于中老年人。症状为足跟部持续性疼痛,尤其在行走或站立时加重。治疗建议:非手术治疗为主,如使用消炎止痛药物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物理治疗如超声波、冲击波;严重时可考虑手术切除骨刺,但需评估手术风险。
足跟痛的原因多样,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日常注意足部保健,避免过度负重和不当运动。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