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和排便困难,严重时需立即就医。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及早处理可避免并发症。
1、腹痛:急性肠梗阻的最主要症状是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伴随腹部不适感。腹痛的剧烈程度与梗阻的程度相关,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
2、呕吐:梗阻部位的近端胃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导致呕吐。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粪便样物质。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
3、腹胀:肠梗阻发生后,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腹部明显膨胀。腹胀可能伴随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排便困难:肠梗阻患者常出现便秘,无法排便或排气。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少量黏液或血便。
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畸形、肠套叠、肠道肿瘤、术后粘连等。对于小孩来说,肠套叠和先天性肠道畸形较为常见。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剧烈的阵发性腹痛和果酱样便。
在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梗阻的病因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药物包括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补液纠正脱水。手术治疗包括肠切除吻合术、肠套叠复位术、粘连松解术等,具体选择取决于病因和病情。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发现疑似急性肠梗阻的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给孩子喂食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对于有肠梗阻病史的儿童,定期复查,警惕复发。
小孩急性肠梗阻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正确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确保得到专业诊疗,避免因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