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疼痛护理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药物治疗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剂;物理治疗包括冷敷、热敷和适度运动;心理支持则通过沟通、放松训练和情绪疏导缓解疼痛。
1、药物治疗是缓解骨折疼痛的重要手段。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能有效减轻炎症和疼痛;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适用于中重度疼痛,但需注意成瘾性和副作用;局部麻醉剂如利多卡因可通过神经阻滞或局部注射直接缓解疼痛。使用药物时需遵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2、物理治疗在骨折疼痛护理中同样重要。冷敷适用于急性期,可减少肿胀和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热敷适用于慢性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每次20-30分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适度运动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有助于恢复功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加重损伤。
3、心理支持对骨折病人疼痛管理不可或缺。有效沟通能让病人表达疼痛感受,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安慰;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可帮助病人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感知;情绪疏导通过心理咨询或支持小组,帮助病人应对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骨折病人疼痛护理需要多维度综合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三者结合,才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病人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遵循医嘱,合理安排护理措施,确保治疗效果。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