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以及甲硝唑,根据牙疼的不同原因选择药物才能更有效缓解。除此之外,及时就医查清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常见止疼药物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缓解由牙髓炎、牙周炎等引起的轻中度疼痛,同时具有抗炎作用。成人常用剂量为400毫克,但需要随餐服用以减少胃肠道不适。如果布洛芬禁忌,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对肠胃刺激相对较小,多用于轻度牙疼。但注意勿与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药物叠加使用,以免造成肝损害。
2、抗菌消炎类药物
如果牙疼伴随明显的牙龈红肿或化脓,可能与细菌感染相关,甲硝唑通常用于针对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牙周炎。这类抗生素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随意选择,以避免耐药风险。严重感染时,常联合阿莫西林效果更佳。但对于有青霉素过敏的人群,应考虑替代性抗生素,如克林霉素。
3、局部辅助用药
有时牙疼可采取局部药物辅助缓解,如含有苯佐卡因的止疼凝胶,可直接涂抹在患处暂时缓解疼痛,但不建议频繁使用以免刺激口腔黏膜。止疼贴片也是一种选择,通过持续释放药物作用于局部,适合特殊场合的临时处理。
4、必要的就医和根因治疗
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彻底解决需明确牙疼的原因。如牙髓炎可能需要根管治疗,牙周炎则应按时进行洁牙或龈下刮治。急性化脓感染应尽快引流脓液,否则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牙周脓肿或颌面部感染。
牙疼虽常见,但背后的病因可能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药物可以缓解症状,但千万不要忽视专业诊治的重要性。如果牙疼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导致并发症,切勿单纯依赖药物自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