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科普 > 外科 > 骨科

怎么判断孩子肌张力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肌张力

肌张力高的孩子可能表现为肌肉僵硬、动作笨拙或姿势异常,应通过仔细观察其行为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评估。常见的判断方法包括看其运动发展是否异常、肢体活动是否过于用力或僵硬,以及是否出现异常的姿势或反射现象。发现问题后,应尽早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详细诊断。

1、什么是肌张力高?

肌张力是指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时的张力水平。在正常的情况下,孩子的肌张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动作协调,但如果肌张力过高,就可能导致肢体僵硬、动作不灵活,甚至影响他们的运动发育。如孩子在婴幼儿期表现出过于僵硬的动作,或即使轻轻触碰肢体也感受到较大的阻力,这可能提示肌张力高的情况。

2、如何判断肌张力高?

观察动作发展是否异常:正常婴儿逐月有一定的运动发育规律,但肌张力高的孩子可能达不到这些里程碑。例如,几个月大的孩子不能轻轻握拳或张开双手,翻身、抬头等动作出现滞后。

检查肢体是否僵硬或动作异常:肌张力高常导致手脚无法自然放松,容易出现拳头紧握、双腿绷直等状况。如果抬起孩子的手臂或腿部时,能感受到阻力异常增大,应引起警惕。

注意反射是否异常:新生儿早期会有一些正常的条件反射,随着发育逐渐消失。但如果肌张力过高,这些反射可能会异常持续,如莫罗反射惊跳反射过于明显或久存。

3、怎么办?

寻求专业诊断:如果怀疑孩子肌张力高,家长应尽早带孩子看儿科医生或神经科他们可能会进行问诊、体检、B超或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康复训练:一般疗法包括物理康复训练,例如帮助孩子通过拉伸、按摩来降低肢体的紧张感,改善动作灵活性和协调性。

药物治疗:在一些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痉挛药物,比如肉毒毒素注射或巴氯芬。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肌张力过高的现象。

医疗辅助设备:例如佩戴矫形器或使用支撑性设备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动作训练,改善日常活动能力。

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运动发育过程中的表现,任何异常都应及时关注并干预。如果孩子被诊断为肌张力高,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是恢复发育的关键。

肌张力

专家观点

相关阅读

  • 最新资讯
  • 相关问答
  • 头条推荐
  • 胃癌肚子胀气怎么办
    消化内科
    减肥晚上喝牛奶会胖吗
    养生饮食
    急性肾盂肾炎感染途径是什么
    肾内科
    阴茎假体植入能延长吗
    健康生活技巧
    牙偶尔出血是什么原因
    口腔科
    膝盖痛风怎么缓解疼痛
    内科
    有助于骨折恢复的食物有什么
    急救知识
    脾切除手术后的饮食
    消化内科
    急性阑尾炎有什么症状
    普外科
    外痔手术需要住院吗
    肛肠科
    补肾气血好的四大中成药
    中医养生
    甲状腺4a坏的结果是什么?
    内分泌科
    风湿症状的早期表现
    免疫科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能活几年
    内分泌科
    松针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中医养生
    乳腺癌按压会疼吗
    肿瘤科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
    心血管内科
    韧带松弛症怎么治疗
    骨科
    乳腺癌的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肿瘤科
    背肌筋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骨科
    甲哨唑可以治牙周炎吗
    口腔科
    怎样治疗糖尿病引起的长期便秘?
    内分泌科
    子宫肌瘤会自己消失吗
    妇产科
    成人手足口病通过什么传播
    儿科
    潴留囊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妇科
    甲状腺结节的用药原则
    中医养生
    急性肌张力障碍容易治疗吗
    回答:急性肌张力障碍可以用一些抗胆碱能的药物,打支东莨菪碱,病人可能很快这种情况就缓解了,当然这只是对症治疗,还需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比如引起副反应的这些药物是否需要调整,包括是否要调整药物的品种或者用量,是否需要给他常规的合并一些拮抗药,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肌张力高睡着什么症状
    回答:肌张力高睡着之后一般有睡觉姿势怪异、手腕紧扣、肌肉变硬等症状。1、睡觉姿势怪异:孩子们将以与青蛙相同的姿势睡觉,上肢呈W形,腿呈M形弯曲,或者睡觉时会交叉双腿。这些都是高肌张力的表现。2、手腕紧扣:当拉动孩子的四肢时,会感觉到很强的阻力,很难将其拉开或移动,而且孩子的手腕经常被扣紧,脚趾也被扣紧成剪刀的形状。3、肌肉变硬:触摸孩子腿部肌肉时,大腿和小腿肌肉的厚度往往不均匀,肌肉感觉很硬,这也是肌肉紧张的典型症状。建议平时小心使用一些可能加剧肌肉张力上升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尽早选择解痉模式,放置好肢体,避免不适当的刺激。
    肌张力高可以治愈吗
    回答:肌张力增高自身是查体时的一个体征,因此并非疾病。须要找到引发肌张力增高的疾病才行,引发肌张力增高的原因,有脑血管病,有脊髓病变,通常是胸髓以上的病变会造成肌张力增高。提议配合医生调养,注重康复,有好处小孩健康。
    肌张力高降下来了会导致肌力低吗?
    回答:肌张力高降下来了会导致肌力低。肌张力高一般大多数可能是由于患者椎体外系统的疾病变所引起的。比如平时常见的帕金森综合症,这种疾病主要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如果要是患者有脑血管疾病,恢复的期间也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等情况,在肌张力高降下来也是需要定期去医院做复查的。
    肌张力高的症状
    回答:肌张力高通常会出现病患有更容易激惹,闻声惊吓,连续哭叫,入睡困难,穿衣时难以将其手臂拔出袖内,手和腿难以分开等病症。肌张力阻碍能够用抗胆碱能药品,也经过电磁场来刺激特定点部位来医治,平时也须要注重适当的补钙和维他命D滴剂来医治。提议平常生活中肯定要注重孩子的喂养,营养肯定要足够全面。
    肌张力增高是不是帕金森
    回答:肌张力增高有可能是帕金森引起。该病引起的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屈肌张力和伸肌张力同时增高,可以出现肢体僵硬、运动迟缓。患者查体时,表现为铅管样肌强直、齿轮杨肌强直。晚期的患者,可能会由于肌张力增高,而出现姿势、步态异常,表现为慌张步态,走路时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越炒越快,容易跌倒摔伤。其他疾病,也可以出现起张力增高。比如脑血管疾病和脊髓的病变可引起,患者的肌张力增高,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伸肌张力增高,临床主要的特征为偏瘫、步态。
    肌张力降低是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吗
    回答:肌张力降低一般不是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走行以及其支配区的疼痛,疼痛多位于臀部、大腿的后侧,小腿的后外侧和足的外侧,多见于中年人群。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疼痛性质为钝痛,有的患者是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临床上根据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所谓的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炎,患者的症状为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不伴有神经的传导功能障碍。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多见于腰椎盘突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狭窄或者盆腔疾病压迫坐骨神经导致。
    脑损伤脑积水肌张力高怎么办才好?
    回答:根据您以上讲述情况,建议您多找几家医院看一看,了解一下宝宝的病情,了解一下脑损伤的有关技术对治疗都有益处。建议平时留意给宝宝恰当喂养,适当消化钙质和鱼肝油,可以适当口服赖安肌醇口服液增进神经生长发育,适当给宝宝推拿肢体、做弱势操等。祝宝宝健康成长。
    婴儿肌张力高是什么原因
    回答:婴儿如果出现的肌张力增高,往往提示神经系统方面出现了异常,比如有些婴儿在出生时如果有颅内的病变,包括出生时有脐带饶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胆红素脑病等都会损伤脑细胞,从而导致的儿童的肌张力增高。另外脑积水也能够引起肌张力增高,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婴儿的肌张力增高,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的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带儿童去儿童保健科或者是神经内科进行详细的体检,对疾病进行诊断后才能对症支持治疗。
    四个月婴儿肌张力高咋办呢?
    回答:婴儿在降生时肌张力是很高的,因为它的中枢神经还没有生长发育全。随着年龄的增涨,会慢慢减低的,现在如果想要,救治的话,建议可以先插个神经照射,如果正常的话就可以先仔细观察的,这个一般在,一周约莫就可以纾解。除了现在就可以给宝宝多动动手脚,这样蜕变的也是很快的。特别声明建议要给还子都吃水果,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婴儿肌张力高可以游泳
    回答:婴儿在再次出现有肌张力过高的疾病情况下,要防止实施做剧烈的活动,也不要实施溜冰,有肌张力过高的情况下,会使孩子肌肉再次出现僵硬的情况,一般家长可以给孩子通过每天推拿或者是泡澡的方式来增进血液循环,也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去做具体的身体检查,家长要多给孩子消化营养,防止孩子再次出现营养残缺的情况。
    小儿肌张力高的原因
    回答:小儿肌张力高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种:1.可能是单纯的发育问题引起的。比如围产期有轻度的脑损伤,会对运动造成轻度的影响,表现为肌张力轻度增高,这时经过康复运动后,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2.大脑病变的反应。如传导通路的病变,或者内囊的前后支的病变,可能影响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表现肌张力增高,肌腱反射亢进,且病理征呈阳性。这可能是存在脑或脊髓的病变,需要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来明确。3.基因的问题。如果存在遗传性的痉挛性的瘫,也会导致肌张力的增高。可能会引起走路姿态的异常,还可能合并其他问题,比如视力问题、智力问题、脑部问题等。
    肌力和肌张力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肌力和肌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肌力是指肢体肌肉的力量,分为六个等级,即零到五级。五级肌力,是正常人的力量;四级肌力,小于正常,但可以克服重力,可以克服一些抵抗力;三级肌力,可以克服重力,但不能克服阻力;二级肌力,不能克服重力,只能做床面运动;一级肌力,只能看到肌肉收缩;零级肌力,肌肉不能活动。肌肉张力一般分为三类,增加、正常、减少,所以,这两个是不同的。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定义是患者平躺时,肌肉力量正常,但活动时出现肌肉张力异常的姿势。
    新生儿颅内出血会导致肌张力高吗
    回答:新生儿颅内出血,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肌张力的增高。因为在疾病的早期,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症状,有可能会出现肌张力的升高,也可能会出现前囟隆起、易激惹、过度地兴奋或者是惊厥。随着疾病的进展,反而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的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障碍,有可能会出现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也可能会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一旦明确疾病的诊断,需要明确出血的部位以及出血的量。
    脑出血肌张力高的危害
    回答:再就是肌肉的萎缩,长期保持肌张力增高的状态,肌肉处在不断消耗的情况,没有适当的营养进行补充,肌肉就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就会造成萎缩的情况,因此对于肌张力高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关治疗。首先最普遍的危害是一旦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下降,有的时候血液回流是要通过肌肉的收缩功能,才能促进血液的回流,尤其是静脉血液,尤其是下肢肌张力增高的时候,小腿不能弯曲,肌肉不能收缩,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肌张力高有非常多的危害,因此一定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和治疗。
    小儿肌张力异常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回答:小儿肌张力异常是因为大脑受损后肌肉不协调收缩引起,但是临床的表现却因人而异,首先可以对患者的姿势进行观察,对于产后3个月正常的婴儿,在仰卧位的时候,姿势会很自然,如果肌张力低下了,在仰卧位的时候上下肢体常常会屈曲、外展,缺乏自主性运动,如果是肌张力亢进,姿势就会不对称,动作比较死板,主动运动少。还可以通过触摸的方法来判断,如果肌张力低下,上下肢的肌肉就比较柔软、松弛,肌张力高就会感到紧绷,对手指有反抗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跟耳试验,把小儿仰卧,一手抓住小儿的一侧足跟向上去触碰对侧的耳廓,如果肌张力低下,此试验结果为阳性。为了避免肌张力异常对小儿产生大的影响,在早期就要密切关注小儿的健康问题,一旦发现有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脑出血病人肌张力高怎么办
    回答:脑出血后出现肌张力高,主要是因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这种情况首先平时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避免病人受到惊吓,另外可以多帮助病人做肢体的按摩和热敷处理,能够解除肌肉痉挛状态,缓解肌张力。也可以口服一些药物,比如氯硝西泮,严重的还可以注射肉毒素治疗。可以通过康复治疗的功能锻炼,可以采取持续被动牵拉、针灸等来缓解肌张力,同时也要积极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采取气压治疗来防止血栓的形成。
    植物人肌张力过高怎么办?
    回答:如果植物人存在肌张力较高的情况,一般是考虑药物的副反应,或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病发作也可以导致。建议首先积极寻找原因,对症治疗观察一下。如果经常这样的话,最好是调整一下治疗方案。
    婴儿肌张力高的表现?
    回答:第一种类型是折刀样增高,这一般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主要见于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脑肿瘤。第二种类型是,铅管样增高。这种增高主要见于小脑的疾病,主要包括小脑出血,小脑外伤,小脑肿瘤。第三种类型,是齿轮样增高,主要见于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症等锥体外系疾病。
    佝偻病和肌张力高有关系吗
    回答:佝偻病一般不会导致肌张力升高,有佝偻病的通常会引起肌肌肉松弛,从而降低肌张力。甚至还会导致肌力减弱,要尽量配合儿科的医生就诊,可以根据病因进行治疗,缺钙导致的,就需要补钙治疗,适当的晒太阳。

    医院动态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