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不好可能导致并发症,应立即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来改善,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环节。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可减缓血糖升高速度,远离含糖饮料、甜点等高糖食品。适度蛋白质的摄入可稳定血糖,如瘦肉、鱼类和鸡蛋。定时定量的进餐模式对稳定血糖尤为重要,每日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
2、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如果饮食控制效果不佳,需配合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常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糖释放来降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促使胰岛素分泌;或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帮助身体排糖。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胰岛素注射,具体方案需根据血糖监测和医生建议评估。
3、增加规律锻炼
适度运动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代谢。建议进行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例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如阻力运动哑铃、弹力带训练同样有益于血糖控制。但需要注意,空腹状态下运动或低血糖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
4、监测和应对血糖波动
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记录波动情况,有助于了解血糖趋势。若发现血糖过高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手抖,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服用葡萄糖片或糖果缓解低血糖。同时,血糖过高时需及时调整药物或饮食并咨询以避免病情恶化。
血糖波动对健康危害较大,应以科学方式全天候管理,通过饮食、药物、运动等全方位的干预来改善控制情况,并按需随时咨询防止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