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指肠切除术后可能引起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术后感染、术后出血、短肠综合症等并发症。
1.水电解质失衡
水电解质失衡是指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分布不均,导致钠、钾等离子浓度异常。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2.营养不良
十二指肠切除后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困难,长期如此会造成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贫血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3.术后感染
术后感染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引入外来病原体,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存在切口污染或腹腔内细菌移位的风险,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的发生。可表现为发热、腹部压痛、伤口红肿等,重症感染可能引发脓毒血症,威胁生命安全。
4.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通常是因为手术创伤引起的血管破裂,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需处理复杂的血管结构,易发生术后出血。轻度出血可能引起贫血,重度出血可能导致循环衰竭,需要紧急止血措施。
5.短肠综合症
短肠综合征是由小肠长度显著缩短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群,十二指肠切除后会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进一步发展为短肠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腹泻、脂肪泻、维生素缺乏及矿物质代谢紊乱等,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口服补充剂来缓解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肠道负担。在恢复期间,应遵循医嘱逐步调整饮食,从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确保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