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常见的疾病包括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以及鼻腔肿瘤等。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因此了解这些疾病有助于尽早识别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鼻炎是最普遍的鼻科疾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长期的刺激性气体吸入等引起,表现为鼻塞、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是因外界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引起的打喷嚏、流鼻水、鼻痒等症状。鼻窦炎则通常发于感冒后,因细菌感染导致鼻窦内脓液堆积,表现为面部疼痛、重压感及鼻塞。鼻息肉多因长期鼻腔炎症刺激,随时间发展为鼻腔内柔软且光滑的肿物,会导致气流受阻。鼻中隔偏曲常因先天性或外伤,造成鼻腔空气流通不畅,影响呼吸。鼻腔肿瘤则较少见,可分为良性或恶性,多表现为持续性鼻塞、不明原因流鼻血等。
发现鼻部不适应及时采取措施。针对急性鼻炎,可采取科学清洁鼻腔、盐水冲洗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配合伪麻黄碱滴鼻液使用,但应注意不可长期滥用。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可通过长期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生素和鼻腔吸入激素)控制病情,若药物无效,可咨询医生以选择鼻窦手术清除病变组织。过敏性鼻炎则应从减少接触过敏原入手,同时配合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治疗,有疗效稳定疫苗疗法可作为长期解决方案。对于鼻息肉和鼻中隔偏曲,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如息肉摘除术或鼻中隔矫正术),以改善鼻腔结构和呼吸功能。而鼻腔肿瘤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早期发现的良性肿瘤多可手术切除,恶性者需结合放疗或化疗。
平时预防鼻科疾病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期待在人多或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中。有吸烟习惯者应尽早戒烟,减少鼻腔炎症刺激。过敏性体质人群应注意保持家居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动物毛发或花粉。增强免疫力也是关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慢跑,都有助于提升身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力。一旦发现鼻部不适,勿随意挖鼻或使用刺激性药物,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按医嘱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