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和疣是两种常见的皮肤增生性疾病,但它们在成因、表现及处理方式上有着显著差异。若有不确定的皮肤问题,应第一时间咨询皮肤科医生。
脂溢性角化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老化现象,与长期的紫外线照射和遗传因素相关,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它的表现通常是颜色从浅褐色到黑色不等,表面光滑或稍显粗糙,像晒干的蜡滴贴在皮肤上。而疣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免疫力较低或潮湿环境中的人群,表现为略硬的小颗粒状丘疹,可能带有粗糙感。
脂溢性角化不具有传染性,大部分情况下无症状,仅在美观上引起困扰;而疣具有一定传染风险,尤其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或澡堂内,容易交叉感染。脂溢性角化不需要治疗,但若瘙痒、破溃或不确定情况时,应当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疣的治疗则多为冷冻、激光或药物外用,如忽视处理可能加重或扩散。
日常生活中,勤洗手、避免共用剃须刀或毛巾等个人物品,有助减低疣的感染风险。而对于脂溢性角化,注意防晒和护肤可延缓其发生。在发现皮肤突起或颜色异常时,尽量不要自行处理,以免加重症状,应尽快就医由专业医生鉴别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