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确诊通常需要通过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无特异性单一检测手段,多依据症状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临床诊断是关键,根据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超过5天)、双侧非化脓性眼结膜充血、口唇红肿、草莓舌、皮肤红疹、手足水肿或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若出现这些表现,需高度怀疑川崎病。实验室检查可辅助确诊,如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增高、贫血及血小板增多;C反应蛋白和血沉显著升高提示体内炎症;肝功能检查可能发现轻度异常。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川崎病的严重后果之一冠状动脉瘤。心电图可用于发现心脏炎或心功能异常。如必要,还可以进行胸部X线和MRI,评估心脏及其他器官累及情况。
确诊后,需尽快进行治疗,通常包括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高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减轻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风险。治疗期间随访心脏超声非常重要,定期监测冠状动脉状况可预防后期并发症。同时,坚持复查血液指标,观察用药效果和身体恢复情况。川崎病恢复期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强烈运动,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发现疑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