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来改善骨密度,预防骨折。建议优先评估骨密度,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性治疗,并长期坚持健康生活习惯。
1)药物治疗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核心是防止骨骼继续流失并改善骨密度。以下几类药物常用:
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有效抑制骨吸收,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每周服用一次。
雌激素替代疗法(ERT):适用于部分绝经后女性,通过补充雌激素减少骨量丢失,但需在医生评估风险后使用,避免乳腺癌或血栓等副作用。
骨形成促进药物(如地舒单抗):适合严重骨质疏松者,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每半年注射一次。
2)营养管理
合理的饮食对骨骼加强非常重要,可搭配以下食物:
富含钙质食物:推荐每天摄入1000-1200毫克钙,可以通过奶制品(如牛奶、酸奶、奶酪)、深绿色蔬菜(如西蓝花、羽衣甘蓝)和强化钙饮品补充。
维生素D:帮助钙质吸收,建议适量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3,如2000IU/天。
控制摄入高盐、高糖和含咖啡因过多的食物,这类物质可能加速骨钙流失。
3)运动干预
规律的阻力训练和负重运动是提高骨密度的有效方法:
负重活动:如快步走、登楼梯,每次进行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力量训练:用轻重量哑铃或拉力带增强肌力,保护骨骼和关节。
均衡运动强度,避免跳跃或剧烈运动,减少骨折风险。
为了防止骨质疏松进一步恶化,绝经后女性应结合药物、饮食与运动的全方位管理。定期骨密度检查与定期随访是确保方案有效性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