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中耳炎并导致耳朵听不见时,应尽快就医,通过医生的检查确定病因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中耳炎会引起中耳腔内的炎症,影响声音传递,导致听力下降。这种情况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诱因包括感冒、鼻咽部感染、浓鼻涕倒流或耳咽管不通畅。分急性和慢性中耳炎两种,急性中耳炎发作快,表现为耳朵疼痛、发热、听力下降;慢性中耳炎则病程较长,可能伴有耳道流脓。
听觉系统像一条精密的传送带,中耳负责传递外界声波到内耳,若中耳腔内充满炎性液体,振动传递过程受阻,声音便无法传送到更内部的听觉神经。这种变化在急性期可能是暂时的,但若拖延治疗,慢性炎症可能对听力产生持久影响,甚至导致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
保持鼻腔和耳道卫生是预防中耳炎的关键,可通过温盐水清洗鼻腔改善局部黏膜状态。家中若配备恒湿器,尤其在干燥季节,有助于减少鼻腔充血问题。少用棉签掏耳避免伤害耳道。若已经出现症状,应避免自行使用耳药或尝试民间偏方,确保尽早找到耳鼻喉专科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