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肝腹水以及腹水的具体性质。出现腹部膨隆、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确认腹水
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和叩诊等检查方式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腹水。例如,患者平卧时腹部可能呈“蛙腹”外形,叩诊会发现移动性浊音,这是肝腹水的典型特征之一。体格检查虽然是临床判断的重要基础,但无法确定腹水的确切原因和性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认。
2、影像学检查明确腹水量及病因
腹部超声:这是检测腹水的首选方法,不仅能准确估算腹水量,还能评估病因,如肝硬化、肿瘤或腹腔感染等。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发现少至50ml的腹水。
CT或MRI扫描:适用于怀疑严重病因,例如肝脏肿瘤或腹腔内结节性病变,能提供更清晰的影像以辅助诊断。
X线检查:在肝硬化患者中可用于评估胸腹水的分布情况,但诊断灵敏度相对较低。
3、实验室检测进一步分析腹水性质
腹水穿刺与分析:医生通过穿刺提取腹水样本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依据白蛋白梯度)。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病因,如肝硬化导致的漏出性腹水,或感染、癌症引起的渗出性腹水。
血液检测:通过检查肝功能(如ALT、AST、白蛋白等指标)、肾功能及凝血功能,配合判断肝腹水的成因。
感染筛查:怀疑腹腔感染时,可对腹水进行细菌培养和白细胞计数。
定期筛查肝功能、避免高风险行为(如酗酒)是预防肝腹水的关键。对确诊患者,结合检查结果及病因采取适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限盐饮食以及进一步的介入治疗。发现疑似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