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会导致指甲变厚、变脆、变色,失去光泽,并可能出现裂纹甚至脱落,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灰指甲是一种常见的甲真菌感染,需引起重视。
灰指甲的典型表现是指甲颜色和形状的改变,例如变黄、变白或呈黑色,并且表面凹凸不平。随着疾病进展,受感染指甲会变厚且异常坚硬,甚至出现分层或碎裂。有些人会伴随微痛和不适,尤其当感染部位受到外力或摩擦时,疼痛感会加剧。如果不及时治疗,真菌可能扩散到周围其他指甲或皮肤,增加治疗的难度。灰指甲还会引发局部细菌感染,如甲沟炎,导致指甲周围出现红肿、化脓等症状,免疫力较弱的患者还可能发展成更为严重的感染。
治疗灰指甲时,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包括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这些药物可深入指甲根部杀灭真菌。外用药物如阿莫罗芬指甲药膏或环吡酮胺膏剂也较为常见,需要将病甲刮薄后涂抹以增强药效。若药物治疗无效或病例严重,还可选择手术拔甲联合药物治疗。在日常管理中,患者应勤洗手脚,保持指甲干燥,避免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同时减少使用公共拖鞋、足浴盆等高风险物品,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若发现指甲颜色或形态异常,需尽早就医,由专业皮肤科医生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早期治疗不仅能提高效果,还能预防感染扩散导致的后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