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常见病可以分为炎症性疾病(如食管炎)、功能性障碍(如食管痉挛、贲门失弛缓症)、肿瘤性疾病(如食管癌)、外伤和相关系统性疾病等几类。不同种类的食管疾病有各自的病因与治疗方案,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
1、炎症性疾病:食管炎
病因:常见的食管炎有反流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和药物相关性食管炎。胃酸反流是反流性食管炎主要原因;感染性食管炎通常由免疫力低下时细菌、真菌或病毒引起;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可导致食管局部黏膜损伤诱发药物性食管炎。
治疗:
药物治疗:①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降低胃酸分泌;②抗生素、抗真菌药(如氟康唑)针对感染性病因;③局部消炎药减少黏膜炎症。
日常管理:少量多餐,避免酸性、辛辣和高脂肪食物;避免卧床进食,进餐后坐立30分钟以上。
2、功能性障碍:贲门失弛缓症和食管痉挛
病因:贲门失弛缓症属于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障碍,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和胸痛,原因可能与神经功能异常有关。食管痉挛则表现为阵发性胸痛、吞咽困难,可能因神经调控失衡、精神压力等诱发。
治疗:
药物治疗:①硝酸甘油等舒缓平滑肌;②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改善痉挛;③抗焦虑药物缓解伴随的情绪压力。
外科手术:贲门失弛缓症严重者可考虑Heller肌切开术或胃底成形术。
辅助疗法:情绪管理,包括心理咨询或压力释放练习;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
3、肿瘤性疾病:食管癌
病因:长期胃酸反流、吸烟、酗酒及不健康饮食习惯是常见诱因,部分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后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等。
治疗:
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用于中晚期患者以缩小肿瘤体积。
手术治疗:早期癌变可通过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局部进展性癌变需行食管切除术。
营养支持:术后或晚期患者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补充热量和营养。
4、外伤和其他系统性疾病
病因:食管外伤可能由误吞异物、放射治疗损伤或机械创伤(如插管术)引起。其他器官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腹腔脏器疾病)也可能通过压迫或炎症累及食管。
治疗:
针对外伤:急性损伤需及时清创、多能影像检查;重度穿孔可进行外科修补。
伴随疾病管理:风湿性疾病或其他基础病应由多学科联合进行综合治疗。
早期筛查与发现是应对食管疾病的关键。如果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灼痛或体重异常下降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接受胃镜、钡餐造影等检查进行诊断处理,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