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通常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者其他慢性疾病导致的,早期发现和正确治疗尤为重要。若出现血尿、浮肿、高血压等症状,应尽快咨询医生。
肾炎是一种肾小球受到损伤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它可能由细菌感染(例如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后肾炎)、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毒)或者其他免疫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造成。有时,毒药物、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也会诱发。
根据病因和病情,肾炎被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肾炎可能因喉咙感染后身体免疫反应过度引发,典型表现为尿颜色改变(水洗肉样尿)、颜面或双下肢浮肿、血压升高等。而慢性肾炎发展缓慢,可能起初没有明显症状,后来可能表现为尿量异常、疲劳乏力等。
保护肾脏,需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减少肾脏负担。饮水要充足,但不可突然大量饮水。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染风险。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应积极控制病情。对于部分人群,高危筛查如尿常规检测是预防的重要手段。若有任何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是关键,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