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有较高的破裂风险,发现后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脾动脉瘤是一种较少见但潜在危险的血管疾病,通常指脾动脉局部血管壁异常扩张形成的瘤体;而假性动脉瘤则是血管壁破裂后,血液在周围组织中形成的局限性包裹腔。假性动脉瘤缺乏真正的血管壁结构,两者在病理机制和风险上有所不同。
脾动脉瘤的病因可能与动脉硬化、妊娠、多发性创伤或胰腺相关炎症有关。假性动脉瘤则多因外伤、手术后并发症或感染导致血管壁局部破裂引起。这两种疾病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瘤体增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左上腹隐痛,或因瘤体破裂突发严重腹痛、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不能拖延治疗时间。对于脾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假性动脉瘤则可能需要修补受损血管。如果有类似症状或高风险因素(如外伤史和炎症史),建议尽快到血管外科或相关科室接受详细检查,如CT血管造影(CTA)或超声以明确诊断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