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静脉曲张(俗称食管静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可导致严重的消化道出血和生命威胁,特别是当曲张静脉破裂时。它通常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相关,需要及时的医学干预。
食管静脉曲张的产生是由于门静脉高压的原因,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肝病患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长期酗酒引起的肝硬化。当肝脏血流受阻,血液被迫经由食管静脉绕道流通,导致静脉扩张变得脆弱。一旦静脉破裂,可引发剧烈呕血、黑便甚至休克,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即使未破裂,大量曲张静脉的存在也可能导致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
治疗通常包括预防和急性期干预两方面。预防方面,服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可以减少门静脉压力,降低破裂风险。针对高危患者,内镜下静脉套扎术是常用的干预措施,可在食管内将曲张静脉套扎以减少出血可能性。若已发生破裂出血,则需要紧急医疗处理,包括止血药物(如特利加压素)、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止血,以及TIPS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以降低门静脉高压。输血是抢救的必要措施之一,可纠正患者的贫血状况。
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及增加腹压的行为如剧烈呕吐或用力排便;饮食上避免摄入粗糙的、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以防划伤食管静脉;肝病患者还应积极戒酒并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如果您有任何消化道出血或吐血的征兆,应立即寻求急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