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是一种可能影响肾功能的炎症性疾病,其严重程度因类型和病情发展而异,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
1)肾炎是什么病?
肾炎是指由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肾脏炎症,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不同类型。常见病因包括:
感染:链球菌感染是常见诱因,尤其是咽喉炎或皮肤感染后容易引发急性肾炎。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炎症反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导致慢性肾炎或肾功能衰竭。
2)肾炎有多严重?
肾炎的严重程度与其类型、病情进展和治疗是否及时密切相关。急性肾炎如果及时治疗,多数可以痊愈;但若延误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需要接受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3)肾炎的症状及如何应对?
常见症状包括尿蛋白增加(尿液泡沫明显)、血尿、水肿(面部、下肢明显)和高血压。确诊肾炎需要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肌酐、尿素氮)、肾脏影像学检查(B超)等手段。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用抗感染药物(如青霉素用于链球菌感染)、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或降压药(如培哚普利)。
饮食管理: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可选择食物如鸡蛋清、深色蔬菜(菠菜)、低磷水果(苹果)。
定期监测:病情需要持续随访,定期做尿检和肾功能评估。
4)如何预防或延缓肾炎发展?
健康的生活习惯、早期治疗感染性疾病以及控制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对肾炎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饮食清淡、避免过量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也是保护肾脏的关键。
肾炎一旦确诊需及时评估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复诊。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患者最大程度恢复和维持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