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一种由尿液中溶解的盐类和矿物质在肾脏内析出、沉淀而形成的固体晶体病,患者常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等症状。其产生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代谢紊乱以及感染等,治疗方式涵盖药物、体外碎石和手术等多种方法。
1、肾结石的形成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肾结石病史的人更容易得病。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如高草酸尿症和胱氨酸尿症,也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饮食因素:高盐、高蛋白、高草酸、低水分摄入会导致尿液中形成结石的物质浓度增加。长期饮用含钙质过多的硬水或摄入过量奶制品也可能促成结石。
代谢紊乱:如高尿酸血症、高钙尿症等体内代谢异常,可能促进尿液中矿物质的沉淀。
感染和尿路梗阻:慢性尿路感染可能导致感染性结石形成,而尿路梗阻会使尿液无法流通,形成沉淀环境。
2、肾结石的症状特点
疼痛表现:肾结石典型症状为腰腹部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并可能向下腹和大腿根部放射。疼痛往往是由于结石移动或梗阻尿路引起。
血尿:尿液中可能出现血色,通常被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其中肉眼血尿症状更明显。
感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伴随发热,这说明可能合并尿路感染。
无症状结石:部分小结石可能无明显症状,只在体检或影像学检查中偶然被发现。
3、肾结石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针对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以通过口服喝水增加尿量及服用促进排石的药物(如坦索罗辛或启动钙通道的药物)。尿酸类结石可以通过服用碱化药物(如碳酸氢钠)来溶解。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适用于直径较小、不适合药物治疗的结石,通过非侵入性冲击波击碎结石,让其随尿液自然排出。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复杂结石,可采用微创手术,如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或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传统开放手术也适用于治疗难以通过其他方法处理的巨大结石。
4、预防措施
饮食调整:增加蔬果摄入量,减少含草酸丰富食物(如菠菜、栗子)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的摄取,远离含高盐高蛋白的饮食。
多喝水:保证每天饮水量至少在2升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矿物质结晶机会。
适当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全身代谢,提高泌尿系统的排泄能力。
控制基础代谢性疾病:积极控制如高血糖、高尿酸、高血钙等相关疾病,通过定期检查保证身体指标稳定。
肾结石需要早诊断、早治疗,症状一旦出现或伴随排尿困难、高热等警示信号,应及时就医。在生活中,良好的饮食和健康管理是预防结石形成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