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通常是由于血栓、脂肪或空气栓子阻塞肺部血管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可能危及生命,需要尽快就医。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疾病或创伤等。了解具体诱因并采取针对性防护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1、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血液中容易形成血栓,这可能增加肺栓塞的风险。例如,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或存在遗传性抗凝蛋白缺乏的个体更容易形成血凝块。这类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可能还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进行长期预防。
2、环境因素
长期久坐或卧床导致血液循环不良是肺栓塞的重要诱因,例如长时间坐在飞机或汽车内的旅客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包括定期活动或伸展腿部肌肉,以及在长时间旅行前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使用防护用品如弹力袜,或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
3、生理因素
肥胖、怀孕和高龄都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并减缓血液流动,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孕期增加活动量,以及老年人监测血压和血液健康,可以显著降低患病风险。
4、外伤
骨折、深部组织损伤或手术后失去活动能力,可能导致深静脉形成血栓,血栓碎块一旦脱落,就有可能引发肺栓塞。术后病人应尽早开展康复运动,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腿部气压循环装置等,加强下肢血液循环。
5、病理原因
某些疾病,如心律失常(如房颤)、癌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也会引起血液循环异常,增加肺栓塞的可能性。对这些疾病患者的治疗,通常涉及基础病的控制,并根据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例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阿哌沙班,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
肺栓塞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因为遗传、环境还是疾病诱发,积极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如果您出现气短、胸痛或快速心跳等症状,请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