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直拉肚子可能是感染、饮食不当或过敏导致,需及时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严重时就医。处理要点包括预防脱水、排查病因和合理用药。
1.感染性腹泻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感染是婴幼儿腹泻常见原因。病毒性腹泻通常伴随发热、呕吐,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状。细菌性腹泻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处理方式: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益生菌调节菌群。持续发热或血便需就医。
2.喂养问题
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因母亲饮食含过敏原(如牛奶、海鲜)引发腹泻。奶粉喂养需注意乳糖不耐受,可尝试低乳糖配方。添加辅食后,过量果汁、高纤维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处理建议:母乳妈妈暂停可疑食物,奶粉宝宝更换水解蛋白奶粉,辅食添加遵循单一化、渐进原则。
3.非感染因素
抗生素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腹泻。环境温度变化、出牙期生理反应也会引起大便次数增多。应对方法: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配合布拉氏酵母菌,保持腹部保暖,使用牙胶缓解出牙不适。
4.家庭护理要点
预防脱水是关键,每次稀便后补充10-15ml补液盐。饮食继续但减量,母乳照常喂养,已添加辅食者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臀部护理使用氧化锌软膏,避免尿布疹。记录大便性状、次数和伴随症状,就诊时供医生参考。
腹泻超过3天无缓解,出现嗜睡、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伴有持续高热、血便时需立即就医。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常见病毒性腹泻,建议2月龄起按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