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突然增多可能与激素失衡、子宫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或药物影响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紊乱,需结合具体症状排查。
1.激素水平波动
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调会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脱落时出血量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均可引发。建议月经第2-4天检测性激素六项,必要时补充天然孕激素调节周期。
2.子宫结构异常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扩大子宫内膜面积导致经量倍增。子宫内膜息肉或腺肌症也会造成经期出血过多。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5cm以上肌瘤需考虑腹腔镜剔除,息肉可通过宫腔镜切除。
3.凝血功能问题
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障碍疾病会延长出血时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同样影响。建议查血常规、凝血四项,维生素K补充可改善部分凝血因子缺乏。
4.其他病理因素
盆腔炎引起的子宫内膜充血,或子宫内膜癌早期都可能表现为经量骤增。伴有痛经加重、非经期出血时需做诊刮活检。避孕环移位刺激子宫也会导致出血量增加,超声确认位置异常需及时取出。
持续三个月以上月经量超过80ml(约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需就医。铁蛋白检测可判断是否贫血,中度以上贫血需服用琥珀酸亚铁。记录月经周期表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模式,急性大出血时可用氨甲环酸止血。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经期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