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如何处理 处理贫血的四方法详述

关键词: #贫血
关键词: #贫血
贫血需根据类型针对性补充铁、叶酸或维生素B12,调整饮食结构,严重时需药物或输血治疗。缺铁性贫血最常见,需补铁与维生素C同服;巨幼细胞贫血需补充叶酸/B12;慢性病贫血需治疗原发病;溶血性贫血需免疫抑制或脾切除。
1.缺铁性贫血占贫血病例70%以上,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慢性失血是主因。成年男性每日需铁8mg,女性18mg。动物肝脏、红肉、贝类含血红素铁更易吸收,建议每周摄入猪肝100g或牡蛎50g。植物性食物如黑木耳、菠菜需搭配橙汁等维生素C食物提升吸收率。口服硫酸亚铁片需空腹服用,避免与茶、咖啡同服,疗程至少3个月。
2.巨幼细胞贫血多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备孕女性每日需400μg叶酸,可通过菠菜、芦笋、牛油果补充。B12缺乏常见于胃切除患者,需每月肌注甲钴胺或口服500μg剂型。典型症状包括舌炎和肢体麻木,长期缺乏可致不可逆神经损伤。
3.慢性病贫血伴随肿瘤、感染或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发生率可达60%,炎症因子干扰铁代谢是关键机制。需将血红蛋白维持在90g/L以上,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3次皮下注射,配合静脉补铁效果更佳。肾性贫血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