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有什么区别

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是两种功能不同的血浆蛋白,主要区别在于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球蛋白参与免疫防御,包括抗体形成;人血白蛋白主要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运输物质。治疗上球蛋白用于免疫缺陷或感染,白蛋白用于低蛋白血症或休克。
1.结构与来源差异
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包含IgG、IgM、IgA等多种类型,通过电泳可分离为α、β、γ球蛋白。人血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分子量较小(约66kDa),占血浆蛋白总量的60%,呈单一结构。两者均从健康人血浆中分离纯化,但制备工艺不同。
2.生理功能对比
球蛋白中的γ球蛋白即抗体,能识别病原体并激活补体系统,直接中和病毒毒素。IgG可穿过胎盘提供被动免疫。人血白蛋白通过胶体渗透压调节血管内外水分平衡,每克白蛋白能结合18ml水。同时运输脂肪酸、胆红素、药物等疏水性物质。
3.临床应用场景
免疫球蛋白适用于三种情况:原发性免疫缺陷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继发性免疫低下如化疗后感染预防、特定感染治疗如狂犬病暴露后预防。人血白蛋白用于肝硬化腹水(20%浓度静脉输注)、烧伤后液体复苏(5%浓度)、大型手术后低蛋白血症(每日10-20g)。
4.使用注意事项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需控制输注速度,避免头痛、寒战等输液反应,IgA缺乏患者禁用含IgA制品。人血白蛋白禁用于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输注时需监测中心静脉压,急性肺水肿患者需搭配利尿剂。两者均需2-8℃避光保存,开启后立即使用。
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不可互相替代,临床选择需依据实验室指标。血清白蛋白<25g/L或球蛋白<5g/L时考虑补充,使用前需评估肝肾功能、感染指标及体液平衡状态。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免疫球蛋白需权衡利弊,新生儿输注白蛋白需严格计算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