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甲往肉里长该怎么办?

脚趾甲往肉里长(嵌甲)需及时处理避免感染,轻度可居家护理,重度需就医。主要原因包括修剪不当、鞋子挤压、遗传因素或外伤,治疗方式涵盖保守护理、药物及手术。
1.修剪不当是嵌甲常见诱因。剪得过短或边缘呈弧形时,甲板侧缘易刺入甲周软组织。正确修剪应保持指甲平直,前端超出甲床1-2毫米,使用专用趾甲剪避免撕裂。每周检查指甲生长情况,发现边缘开始内卷时及时用消毒锉刀修平。
2.鞋子压迫导致甲板变形占嵌甲病例35%。尖头鞋、高跟鞋会使脚趾持续受压,运动鞋过紧同样引发问题。选择鞋头宽度比脚趾宽1厘米的透气鞋款,跑步等运动时穿专业跑鞋。已有轻微嵌甲者可临时使用开放式凉鞋,减轻前足压力。
3.遗传性宽甲床或厚甲体质需特殊护理。这类人群甲板弧度较大,更容易陷入甲沟。每日温水泡脚20分钟软化角质后,用牙线轻轻挑起嵌入的甲角,垫入消毒棉絮隔离甲板与皮肤。顽固性病例需配合矫形器,如甲沟矫正贴片持续牵引6-8周。
4.外伤后甲板生长异常需专业处理。踢到硬物或砸伤后,新长出的指甲可能畸形。伤后72小时内冰敷减少肿胀,若甲床出血需包扎固定。完全脱落的指甲应消毒后覆盖凡士林纱布,等待3-6个月自然再生期间定期修整边缘。
医疗干预适用于反复感染或严重嵌甲。门诊手术包括甲板部分切除(切除嵌入部分并破坏对应甲母质)、全甲拔除(严重复发时)或甲沟成形术(永久缩窄甲沟)。术后每日用碘伏消毒,口服头孢类抗生素3-5天,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嵌甲合并红肿流脓应立即就医。家庭护理无效、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者出现感染症状时,需进行细菌培养并静脉注射抗生素。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发慢性甲沟炎或骨髓炎,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截趾风险。保持足部干燥清洁,定期检查指甲健康状态是预防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