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性障碍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儿童抽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需及时就医评估。常见症状包括眨眼、耸肩、清嗓等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症状可短暂或持续存在,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儿童抽动性障碍的核心表现,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简单运动抽动包括频繁眨眼、皱眉、努嘴、摇头、耸肩等;复杂运动抽动表现为跳跃、触摸物品、模仿他人动作等。这些动作不受意识控制,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家长可记录抽动频率和形式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2.发声性抽动
约30%-40%患儿会出现发声抽动,可能晚于运动抽动出现。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声等;复杂发声抽动包括重复特定词语、模仿他人语言或突然说出秽语。部分患儿会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强迫行为等共病症状,需与单纯抽动进行鉴别。
3.症状波动性特征
抽动症状具有波动性和变化性特点,可能因压力、疲劳或兴奋加重。症状可能持续数周后自行缓解,也可能反复发作或转移部位。抽动发作前部分儿童会感到局部紧绷感或瘙痒感,发作后暂时缓解。症状严重程度可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进行评估。
儿童抽动性障碍需通过专业神经心理评估确诊,排除癫痫、风湿热等其他疾病。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症状。家长应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创造宽松环境有助于症状缓解,定期随访观察症状演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