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后要注意什么事项

阑尾炎手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调整和活动限制,避免感染并促进恢复。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就医。
1.伤口护理
术后伤口感染是常见并发症,需每日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沾水,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术后7-10天门诊拆线,若使用可吸收缝线则无需拆线。消毒建议选择碘伏溶液,每日早晚各一次。发现伤口持续疼痛伴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抗生素治疗。
2.饮食管理
麻醉消退后先尝试少量温水,无呕吐再进流食。推荐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汁等低渣流质,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3天后可尝试软烂面条、蒸蛋羹,逐步增加煮熟的蔬菜泥。术后两周内禁食辛辣、油炸及坚果类食物。每日补充2000ml水分,但需小口慢饮防止腹胀。
3.活动指导
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活动下肢预防血栓,24小时后协助下床慢走。两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咳嗽时用手按压腹部减轻张力。建议使用腹带支撑伤口,但每日松开2次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禁止游泳、跑步等剧烈活动至少1个月。
4.药物使用
常规开具头孢类抗生素需按时服用完整疗程。疼痛管理可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避免阿司匹林以防出血。若出现便秘,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术后可能需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推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
阑尾炎术后完全恢复需4-6周,期间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8.5℃、切口化脓或突发全腹疼痛,提示可能存在吻合口瘘或腹腔感染,需立即返院处理。建议术后1周、1个月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饮食恢复需遵循从稀到稠、从少到多的原则,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预防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