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应该如何治疗

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需结合营养补充、疾病管理和生活习惯调整,核心是纠正营养缺乏并预防复发。主要方法包括饮食干预、医疗治疗和家庭护理三方面。
1.饮食干预是基础措施。蛋白质-能量不足型需增加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日至少2两;维生素缺乏型应补充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维生素A缺乏者每周进食猪肝50克。母乳喂养不足的婴儿需添加强化铁配方奶,6月龄后及时引入肉泥、肝泥等辅食。食欲差的孩子可采用少量多餐,每天5-6餐,搭配坚果粉、奶酪等高能量食物。
2.医疗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寄生虫感染需服用阿苯达唑、甲硝唑等驱虫药;慢性腹泻患者可补充锌制剂(葡萄糖酸锌每日20mg)和益生菌;重度营养不良者住院接受静脉营养支持,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等。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需口服琥珀酸亚铁,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
3.家庭护理注重行为矫正。建立固定进餐时间,避免餐前1小时进食零食;鼓励自主进食,2岁以上儿童每餐控制在30分钟内。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高,使用WHO生长曲线图评估,体重增长迟缓时需调整饮食方案。对挑食儿童采用食物混合法,如将蔬菜碎加入肉丸,逐步增加新食物种类。
营养不良治疗需要3-6个月持续干预,急性期以体重恢复为目标,稳定后转为体质增强。治疗期间每月进行营养评估,重点关注头围、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合并发育迟缓的患儿应同步进行大运动训练和认知刺激,必要时转诊内分泌科排查生长激素缺乏。家长需掌握基本营养知识,避免过度依赖保健品,通过天然食物组合满足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