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肚子有蛔虫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肚子有蛔虫的典型症状包括脐周阵发性疼痛、夜间磨牙、食欲异常及肛门瘙痒。蛔虫感染多因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引起,需通过粪便检查确诊,治疗以驱虫药物为主,同时需加强卫生习惯。
1.脐周疼痛是蛔虫感染的常见表现,疼痛呈阵发性,与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刺激肠壁有关。患儿可能描述为“肚子一阵阵拧着疼”,进食后疼痛可能加重。观察孩子是否频繁揉按肚脐周围,疼痛发作时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汗。
2.夜间磨牙因蛔虫代谢产物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部分患儿会出现睡眠不安、惊醒或梦呓,长期磨牙可能造成牙齿磨损。家长可在孩子入睡后观察是否有咯吱咯吱的咬牙声,晨起可询问孩子是否有下颌酸胀感。
3.食欲异常表现为贪食却体重不增,或突然厌食。蛔虫寄生会争夺宿主营养,导致孩子出现异食癖,如啃指甲、吃土等。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可能出现身高体重增长迟缓,面色萎黄,头发干枯等营养不良体征。
4.肛门瘙痒由雌虫夜间在肛周产卵引起,常见于夜间或清晨。检查可发现肛周皮肤发红,婴幼儿会哭闹蹭屁股。女孩可能合并外阴瘙痒,因蛔虫卵迁移至会阴部所致。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皮肤取样镜检可发现虫卵。
治疗需采用阿苯达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等驱虫药,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排出虫体,两周后需复查粪便。家庭预防要保证食物充分加热,蔬菜水果彻底清洗,纠正孩子吸吮手指的习惯。饭前便后必须用肥皂洗手,定期修剪指甲。
蛔虫感染可能引起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流行地区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集体生活的儿童更需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宠物定期驱虫,从源头切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