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

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调整、补液或饮食管理。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轻度可居家处理,严重需就医。
1.病毒感染是胃肠炎最常见原因,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症状突发,伴随水样腹泻和低热。治疗以补液为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选择米汤、馒头等易消化饮食。
2.细菌感染多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症状包括脓血便和高烧。需抗生素治疗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发病期间禁食牛奶、辛辣食物,恢复期逐步添加蒸苹果、山药粥等收敛性食物。
3.非感染性胃肠炎常因食物过敏或药物刺激导致。表现为痉挛性腹痛和黏液便。需停用诱发因素,服用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疼痛明显可用山莨菪碱解痉。每日少量多餐,优先选择苏打饼干、藕粉等低刺激食物。
4.重度症状如持续呕吐、血便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细菌感染可能需住院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儿童和老人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体征时不可延误治疗。
胃肠炎症状差异反映不同病因,对症处理同时需观察病情变化。保持手卫生、食物充分加热是有效预防手段。症状超过48小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进行便常规和血常规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