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上吐下泻发烧是怎么回事

小孩上吐下泻伴随发烧多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肠胃炎、食物中毒或轮状病毒感染。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体温超过38.5℃需退热处理,持续症状超过24小时应就医。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是儿童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传播。病毒侵袭肠道黏膜导致呕吐腹泻,免疫系统激活引发发烧。可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体温超过38.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菌污染食物引发的感染性腹泻,常伴黏液便或血便。细菌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内源性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血便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呕吐剧烈时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饮用米汤。
3.饮食因素
食用变质牛奶、未煮熟鸡蛋易引发急性胃肠炎。食物中的致病菌直接损伤消化道,毒素吸收后出现全身症状。发病初期禁食2-4小时,之后尝试苹果泥、焦米粥等低渣饮食。乳糖不耐受患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4.脱水处理
每公斤体重补充50ml口服补液盐,分8-10次饮用。观察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体征。轻度脱水按60ml/kg补液,中重度需静脉输液。补液后仍无尿或精神萎靡,立即急诊处理。
儿童消化系统免疫屏障薄弱,出现呕吐腹泻伴发烧时需警惕电解质紊乱。病毒性肠胃炎通常3-7天自愈,但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出现嗜睡、抽搐、血便等危险信号必须急诊。护理期间注意餐具消毒,便后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