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怎么办 治疗急性肠炎的方法

急性肠炎是肠道黏膜急性炎症,需及时补液防脱水,轻症可居家调整饮食,重症需就医。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电解质。
1药物治疗需针对病因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需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病毒性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腹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山莨菪碱解痉,但需避免长期使用。
2饮食调整分阶段进行
发病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腹泻缓解后过渡到稀粥、软面条。恢复期可添加蒸苹果、山药等低纤维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品。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原则。
3补液防脱水是关键
每排一次稀便需补充100-200ml液体,推荐口服补液盐III按说明书配制。自制补液可用500ml温水加1.75g食盐和10g白糖。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4辅助疗法促进恢复
腹部热敷可缓解痉挛性疼痛,温度控制在40℃左右。补充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调节菌群,服用复合维生素B改善代谢。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预防皮肤刺激。
急性肠炎治疗核心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多数患者3-5天可恢复。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分开,避免进食隔夜饭菜。恢复期间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