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预防并发症,核心方法是长期规范用药结合环境管理。主要措施涵盖药物控制(吸入激素、支气管扩张剂)、避免诱因(过敏原、冷空气)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适度运动)。
1.药物治疗是哮喘管理的核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需每日规律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可维持支气管扩张,常与激素联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辅助治疗。急性发作时需使用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快速缓解症状。
2.环境控制能显著降低发作风险。尘螨过敏者应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关闭车窗和窗户。宠物皮屑过敏需限制宠物活动区域,定期给宠物洗澡。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避免霉菌滋生。
3.生活方式干预可改善整体预后。吸烟者必须戒烟,避免接触二手烟。规律进行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避免寒冷干燥环境运动。保持BMI在18.5-24之间,肥胖者需减重。学习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技巧,改善通气效率。
4.监测与应急管理不容忽视。每天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记录哮喘日记。制定个性化急性发作行动计划,明确何时需加药或就医。中重度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定期评估治疗方案。疫苗接种包括每年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
支气管哮喘需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患者应与医生共同制定长期管理计划。规范使用控制药物而非仅依赖缓解药物,是减少气道重塑的关键。环境控制与药物干预并重,定期随访调整方案,可使80%以上患者达到良好控制。出现夜间憋醒、活动受限或每周使用缓解药超过2次,提示需要升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