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有哪些呢

新生儿黄疸护理需结合光照疗法、喂养调整和医学监测,多数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需及时就医。关键措施包括增加母乳喂养频率、适度晒太阳、定期检测胆红素值。
1.光照疗法护理
蓝光治疗是医院常用手段,需保护婴儿眼睛及生殖器。家庭护理可选择早晨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阳光,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直射面部。光疗期间需增加水分补充,每2小时喂养一次。
2.喂养管理方案
母乳喂养每日应达8-12次,促进胆红素排出。配方奶喂养需按体重计算奶量,每公斤体重150-180ml。可尝试添加乳糖酶改善消化,或暂时改用水解蛋白奶粉。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等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
3.医学监测要点
经皮胆红素检测应每日进行,数值超过15mg/dl需就医。观察要点包括皮肤黄染范围是否超过躯干、是否出现嗜睡或拒食。足月儿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未消退必须复查肝功能。
4.特殊状况处理
出现陶土样大便需警惕胆道闭锁,发热伴黄疸可能提示感染。ABO溶血性黄疸需准备免疫球蛋白治疗,G6PD缺乏症患儿需避免接触樟脑丸。家庭护理期间应记录每日黄疸变化曲线,拍摄自然光下的皮肤照片供医生参考。
新生儿黄疸护理需要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光照技巧和监测手段至关重要。当出现皮肤黄染加重、精神反应差或持续时间过长等情况,必须立即转诊儿科专科治疗。保持科学护理与医学监督的平衡,才能确保新生儿安全度过黄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