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跟毛蟹的区别是什么

大闸蟹与毛蟹是两种不同的淡水蟹类,主要区别在于品种、外观特征及食用价值。大闸蟹特指中华绒螯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典型特征;毛蟹多为日本绒螯蟹或地方俗称,体型较小且绒毛分布更密。
1. 品种差异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主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尤以阳澄湖最负盛名。毛蟹通常指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或某些地区对小型绒螯蟹的泛称,两者虽同属绒螯蟹属,但基因与产地不同。
2. 外观区别
大闸蟹背甲呈青灰色,腹部洁白无杂斑,蟹足绒毛金黄密集且仅分布于螯足;毛蟹背甲颜色偏深褐或黑绿,腹部常有灰褐色斑点,螯足及步足均密布深色绒毛,整体绒毛覆盖更广。
3. 口感与食用价值
大闸蟹以膏黄饱满、肉质鲜甜著称,成熟期在秋季,蟹黄与蟹膏比例高;毛蟹肉质较松散,膏黄较少,常见于夏季食用,价格通常低于大闸蟹。
4. 生长环境与养殖
大闸蟹需特定水质环境,如阳澄湖的弱碱性水质赋予其独特风味,养殖周期约2年;毛蟹适应力更强,在淡水与咸淡水交界处均可生存,生长周期较短。
选择时可根据需求区分:追求膏黄丰腴选大闸蟹,偏好经济实惠或夏季尝鲜可选毛蟹。购买时注意观察蟹壳光泽、绒毛分布及活力度,确保新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