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防治 普及知识很重要

高血压防治需从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控制和定期监测三方面入手,关键在于长期坚持。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压力及肾脏疾病是主要诱因。
1. 遗传因素占高血压风险的30%-50%。父母一方患病,子女发病率增加25%;双方患病风险提升50%。建议有家族史者从30岁起每年测血压,日常限制钠盐摄入至每日5克以下。
2. 环境因素中,钠摄入超标使血容量增加。外卖、腌制食品含盐量常超日需量2倍。可用低钠盐替代普通盐,多吃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中和钠离子。空气污染PM2.5每升高10μg/m³,收缩压上升1-2mmHg,雾霾天建议佩戴N95口罩。
3. 生理因素方面,肥胖者每减重1kg血压下降1mmHg。采用DASH饮食法:每日全谷物300克、蔬果500克、脱脂牛奶300ml。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每日6000步)或游泳(每周3次,每次45分钟),避免晨起剧烈运动。
4. 继发性高血压需排查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疾病。突发血压超过180/120mmHg伴头痛视力模糊时,立即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mg并急诊就医。常规用药包含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ARB类(如缬沙坦)和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有效率可达70%。
血压控制是终身管理过程,家庭自测血压应保持在135/85mmHg以下。医疗机构测量标准为140/90mmHg,差值超过10mmHg需校准设备。建立用药日历、设置手机提醒可提高用药依从性,定期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早期发现靶器官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