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如何确诊 五种检查不能少

重症肌无力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和专项检查,肌电图、新斯的明试验、抗体检测、胸腺影像学检查和重复神经电刺激是核心诊断手段。早期识别症状并完成五项关键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1. 肌电图检查
单纤维肌电图能检测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异常,敏感性达95%。检查时医生将细针电极插入肌肉,记录运动单位电位变化。异常表现为颤抖增宽或阻滞,需配合重复神经电刺激同步进行。
2. 新斯的明试验
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后观察肌力改善情况,阳性表现为眼睑下垂缓解、咀嚼功能提升。测试需在监护下进行,准备阿托品应对胆碱能危象。该试验特异性约80%,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 抗体检测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检测阳性率约85%,MuSK抗体阳性占部分血清阴性患者。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绝对相关性,但可辅助分型诊断。检测需空腹采血,3个工作日出结果。
4. 胸部CT/MRI
20%患者合并胸腺瘤,60%存在胸腺增生。薄层CT可发现1cm以上胸腺病变,MRI对判断肿瘤侵袭性更有优势。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注射造影剂者需监测肾功能。
5. 重复神经电刺激
低频(3Hz)刺激运动神经,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递减。阳性标准为第4波较第1波下降10%以上。检查前24小时需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避免假阴性。
确诊重症肌无力需要多学科协作,神经科医生会根据肌无力症状分布特点(晨轻暮重、波动性)结合五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血清抗体阴性患者建议加做LRP4抗体检测,合并胸腺异常者需胸外科会诊。规范诊断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基础,确诊后应每3-6个月复查抗体滴度和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