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分泌物12项检查有哪些

白带分泌物12项检查包括清洁度、pH值、胺试验、线索细胞、真菌、滴虫、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过氧化氢、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等项目,用于评估阴道微生态平衡及感染情况。检查结果异常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或滴虫性阴道炎等疾病。
1. 清洁度:分为Ⅰ-Ⅳ度,Ⅰ-Ⅱ度正常,Ⅲ-Ⅳ度提示炎症。清洁度差可能与频繁冲洗阴道或免疫力下降有关,需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必要时用甲硝唑栓调节菌群。
2. pH值:正常范围为3.8-4.5。pH升高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可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恢复酸性环境,同房后及时排尿有助于维持正常pH。
3. 胺试验与线索细胞:阳性结果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治疗选用克林霉素软膏或口服替硝唑,治疗期间需暂停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治疗。
4. 真菌与滴虫:检出真菌需用克霉唑阴道片,滴虫感染需口服甲硝唑片。两种感染均需高温消毒内衣,避免盆浴交叉感染。
5. 酶学指标:白细胞酯酶阳性提示炎症活动期,可配合苦参凝胶外用;过氧化氢缺乏者建议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培菲康调节菌群。
阴道微生态检查是妇科常规筛查手段,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用药。若多项指标异常,需结合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顽固性感染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日常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勤换卫生巾可有效预防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