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皮疹,多数症状轻微但需警惕重症信号。典型症状包括口腔疼痛性溃疡、手脚斑丘疹,部分伴随咳嗽或腹泻,重症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1. 典型症状表现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疼痛明显导致拒食流涎。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掌、足底及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疹子不痒,周围有炎性红晕。多数患儿伴随38℃左右发热,持续1-2天,部分出现咳嗽、流涕等感冒样症状。
2. 重症识别特征
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39℃且退热效果差需警惕。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萎靡、肢体抖动或抽搐,部分出现呼吸急促、四肢发凉等循环障碍表现。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更易引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此类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
3. 症状发展过程
潜伏期3-7天后突发发热,24小时内口腔先出现红斑,继而发展为周围充血的黄色溃疡。手足皮疹在发热1-2天后显现,初为玫瑰色斑疹,后变为椭圆形小水疱,5-7天后结痂消退。个别患儿可能出现指甲脱落(甲剥离症),多在病程1-2月后自行恢复。
4. 家庭护理要点
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口腔溃疡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疼痛。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牛奶、米汤,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创面。皮肤疱疹未破溃时可涂炉甘石洗剂,破溃后改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3-4次,保持衣物清洁干燥。
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症状应居家隔离2周,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呕吐或肢体抖动,务必立即前往儿科急诊。多数患儿7-10天自愈,但传染性强需做好玩具消毒与个人卫生防护,托幼机构患儿需待所有疱疹结痂后方可返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