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下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和呼吸困难,严重时需立即就医。治疗需结合抗感染药物、对症支持及生活调理。
1. 症状识别与就医指征
咳嗽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典型表现,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黄绿色脓痰。胸痛常伴随深呼吸或咳嗽加重,发热体温可达38.5℃以上。当出现嘴唇发绀、血氧饱和度低于93%、持续高热超过3天时,必须急诊处理。婴幼儿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煽动或肋骨间隙凹陷,提示病情危重。
2. 药物治疗方案
细菌性感染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呋辛,疗程7-10天。病毒性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包含右美沙芬镇咳、氨溴索祛痰,布洛芬用于退热止痛。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缓解气道炎症,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改善支气管痉挛。
3.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蜂蜜柠檬水可缓解夜间咳嗽,川贝炖雪梨适合干咳无痰者。采用斜坡卧位睡眠,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使用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
4. 预防与康复措施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康复期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饮食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鸡蛋1-2个,鱼肉100-150g。避免接触冷空气、油烟等刺激因素,吸烟者必须戒烟。
下呼吸道感染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但延误处理可能发展为肺炎或呼吸衰竭。症状持续超过2周需复查胸部CT,慢性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康复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