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食管炎早期症状包括胸骨后灼热感、吞咽疼痛和反酸,需警惕胃酸反流或感染因素。典型表现可分为三类:胸痛症状、消化异常及并发症前兆。
1. 胸骨后不适
约70%患者首发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平躺或弯腰时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与进食辛辣、酸性食物相关。夜间卧位易诱发,因胃酸更容易反流至食管。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
2. 吞咽功能障碍
早期表现为吞咽时咽喉部异物感,进展期出现吞咽疼痛。食物通过食管时引发刺痛,尤其摄入过热、过硬食物时明显。部分患者描述为"食物卡在胸口",实际是食管黏膜炎症导致的敏感反应。可尝试少量多次进食流质食物缓解。
3. 消化道异常症状
反酸发生率约45%,口腔常出现酸苦味。部分患者伴随嗳气、恶心,进食后出现上腹部胀满感。长期反流可能引发慢性咳嗽、声音嘶哑等食管外症状。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诱发食物,常见触发物包括咖啡、巧克力和薄荷。
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症状需进行胃镜检查。内镜可直观评估黏膜损伤程度,区分反流性食管炎、感染性食管炎等类型。24小时pH监测能准确判断酸反流频率,食管测压检查可评估括约肌功能。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有效可辅助诊断。
食管炎早期干预可阻止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药物治疗包括奥美拉唑等抑酸剂、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多潘立酮等促动力药。生活方式调整需控制体重、避免紧身衣物、戒烟限酒。睡眠采用左侧卧位能减少夜间反流,餐后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