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软组织肿瘤,通常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该病虽为低度恶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可能复发,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1.病因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基因突变有关。某些研究表明,COL1A1-PDGFB基因融合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此外,长期暴露于辐射或化学物质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典型症状为皮肤表面隆起的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表面皮肤可能呈现红色或紫色。肿块生长缓慢,初期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局部浸润,但极少发生远处转移。
3.诊断
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通常会进行皮肤活检,通过显微镜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检测(如FISH技术)可进一步确认诊断,特别是检测COL1A1-PDGFB基因融合。
4.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需确保切除范围足够大,以减少复发风险。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广泛局部切除术和莫氏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无法完全切除或复发的病例,可考虑放疗或靶向治疗,如伊马替尼等药物。
5.预后与随访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预后较好,但复发率较高,尤其是切除不彻底时。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局部复发情况。随访内容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或超声)以及必要的病理复查。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虽为低度恶性,但其局部侵袭性和复发风险不容忽视。早期诊断和彻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