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哪些 什么是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感染,常见类型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和支气管肺炎。病因涉及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环境刺激或免疫力下降也可能诱发。
1. 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引起,慢性常与吸烟或空气污染相关。肺炎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前者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后者多与耐药菌相关。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支气管与肺泡同时受累。
2. 主要病因分析
病毒性感染占60%以上,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细菌感染中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致病菌。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会破坏呼吸道纤毛功能。免疫力低下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重症感染。
3. 典型症状识别
咳嗽伴黄绿色痰提示细菌感染,铁锈色痰可能为肺炎链球菌肺炎。胸痛随呼吸加重需警惕胸膜炎。发热超过38.5℃持续三天应就医。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危险体征。
4. 诊断与治疗措施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判断感染类型,胸片能明确病变范围。细菌性感染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主要采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配合布洛芬退热。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帮助排痰。
5. 预防与护理要点
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风险。保持每天2000ml饮水稀释痰液。居家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康复期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每天快走30分钟改善心肺耐力。
下呼吸道感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治疗,出现呼吸困难和持续高热应立即就医。规范用药疗程可避免耐药性产生,吸烟者戒烟能减少复发概率。日常注意保暖和营养均衡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