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营养不良需综合营养补充、疾病治疗及喂养调整。主要方法包括高热量饮食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干预、治疗基础疾病、改善喂养习惯。
1. 高热量饮食补充
营养不良患儿需逐步增加热量摄入,优先选择高蛋白高能量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6个月以上婴儿添加蛋黄、肉泥等高营养辅食。学龄前儿童每日可安排3次正餐加2次点心,推荐香蕉牛奶、坚果糊、奶酪等能量密集型食物。严重病例需使用特殊医学配方奶粉,如高能量型早产儿奶粉含80kcal/100ml。
2. 维生素矿物质干预
锌缺乏者每日补充元素锌10-20mg,连续2-3个月。维生素A缺乏每周口服5万IU,连用2周。铁剂按3-6mg/kg/日分次服用,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复合维生素B族适用于长期食欲不振患儿,建议早餐后服用。所有补充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中毒。
3. 基础疾病治疗
寄生虫感染需阿苯达唑10mg/kg单次顿服,2周后重复。慢性腹泻患儿可选用蒙脱石散联合益生菌调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控制心衰后加强营养,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乳糖不耐受患儿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并补充钙剂800mg/日。
4. 喂养行为矫正
建立固定喂养时间表,每餐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强迫进食,采用小份量多餐次方式。增加进食趣味性,如造型可爱的食物摆盘。家长需参加营养教育课程,学习制作高密度营养餐的技巧。对拒食严重儿童可采用行为疗法,每口进食后给予非食物奖励。
营养不良治疗需要3-6个月系统干预,每月监测体重增长情况。6岁以下儿童理想增重速度为每月500-1000g,同时需定期评估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喂养困难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水肿、毛发脱落等严重症状时,必须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家长应记录每日饮食日记,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