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朵痛的急救办法 小儿耳朵痛是怎么回事

小儿耳朵痛常见于中耳炎、外耳道感染或异物刺激,紧急处理需区分病因并缓解疼痛。急性疼痛可尝试热敷、调整睡姿,但伴随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1. 中耳炎是儿童耳痛最常见原因,多由感冒后细菌感染引发。鼓膜充血肿胀导致剧烈跳痛,可能伴随听力下降或38℃以上发热。确诊后医生常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抗生素,配合布洛芬止痛。哺乳期婴儿需保持半坐位喂奶,避免呛咳加重感染。
2. 外耳道炎常因掏耳或游泳进水引发,表现为拉扯耳廓时疼痛加剧。可用37℃温热生理盐水清洁外耳道,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避免使用棉签深入掏耳,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若发现耳道内有异物如玩具零件,切勿自行夹取,立即到耳鼻喉科处理。
3. 气压性耳痛多发于乘机或登山时,可通过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突发性剧痛伴眩晕需排查鼓膜穿孔,家用处理可尝试双手捂耳快速鼓气,但每日不超过3次。
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或出现耳流脓、面部肿胀,提示可能发生乳突炎等严重并发症。夜间发作时可让孩子侧卧患耳朝下,用热毛巾敷颈部促进淋巴回流。日常预防需及时治疗鼻窦炎,避免躺着喝奶,流感季节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耳痛缓解后仍需复查听力,防止渗出性中耳炎导致传导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