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细菌、环境刺激物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发,需针对性使用药物或改善生活习惯控制症状。
1. 病毒感染
约70%急性呼吸道感染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冬季高发的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导致充血水肿。患者出现咽痛、发热时,可口服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布洛芬缓解症状。保持每天8杯温水摄入,帮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2. 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感染常见于儿童和老人,引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时会分泌黄绿色脓痰。确诊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疗程通常7-10天。用淡盐水漱口每日4-6次,能减轻咽喉肿胀。合并38.5℃以上高热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
3. 环境刺激
PM2.5超标时,悬浮颗粒物会损伤呼吸道纤毛防御功能。雾霾天外出应佩戴N95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维持PM2.5<35μg/m³。粉尘作业者工作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附着污染物。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超标时暂缓入住。
4. 免疫力缺陷
长期熬夜会降低IgA抗体分泌量,使呼吸道黏膜防御力下降。维生素D缺乏人群建议每日补充400IU,冬季可通过晒太阳合成。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能提升NK细胞活性。糖尿病患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5. 病理因素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后,组胺释放引发鼻塞流涕。可口服氯雷他定配合鼻用激素喷雾。胃食管反流患者夜间平卧时,胃酸刺激咽喉部需垫高枕头15cm。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会出现黄脓痰,需进行痰培养指导用药。
出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发热超过3天不缓解时,应立即到呼吸科就诊。日常注意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流感季前接种疫苗可降低50%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