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有什么症状 浅析血吸虫病的四个症状

血吸虫病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腹痛腹泻及肝脾肿大,严重时出现肝硬化或腹水。早期识别症状有助于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
1.发热
急性期患者出现38-40℃高热,伴随寒战出汗,持续2-4周。血吸虫幼虫在体内移行时释放抗原引发免疫反应,体温调节中枢受刺激导致发热。物理降温配合吡喹酮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体温超过38.5℃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2.皮肤皮疹
尾蚴侵入皮肤24小时内出现红色丘疹,常见于接触疫水的四肢部位。皮肤局部发生超敏反应,表现为瘙痒性皮炎。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口服氯雷他定抗过敏,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3.消化道症状
虫卵沉积在肠壁引发炎症,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腹痛伴黏液血便。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溃疡,粪便化验检出虫卵。治疗采用硝唑尼特联合补液,饮食选择低渣流质如米汤、藕粉。
4.肝脾病变
慢性感染者门静脉周围纤维化,表现为左肋下脾脏肿大,晚期出现腹水。超声检查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需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选用螺内酯,严重门脉高压考虑脾切除手术。
血吸虫病症状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疫区接触史者出现发热皮疹应及时就医。吡喹酮是特效驱虫药物,慢性期患者需每半年复查肝脏超声。预防重点在于避免接触疫水,饮用开水消灭尾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