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一分钟按压多少次

心肺复苏时每分钟需按压100-120次,保持深度5-6厘米,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正确频率能维持脑部供氧,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点包括按压位置、力度、频率和人工呼吸配合。
1. 按压频率的科学依据
100-120次/分钟的频率基于人体血液循环需求。过快会降低回心血量,过慢无法维持有效灌注。研究显示该频率能使心脏输出量达到正常的25%-30%,满足脑部最低供氧需求。使用节拍器或哼唱《Stayin' Alive》歌曲可帮助保持节奏。
2. 标准操作要点
胸骨下半段是正确按压位置,双手交叠掌根发力。成人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儿童约5厘米,婴儿4厘米。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倚靠。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观察胸廓起伏。施救前需确认环境安全,呼叫急救系统。
3. 常见错误纠正
手掌位置偏移会导致肋骨骨折,需重新定位。按压时肘部弯曲会降低力度,应保持手臂垂直。中断超过10秒会使血流中断,轮换施救者时需快速衔接。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量以看见胸廓抬起为度。非专业人员可只做持续胸外按压。
4. 特殊情况处理
溺水患者应先清理呼吸道,创伤患者注意颈椎保护。孕妇患者需将子宫左移减轻压迫。安装起搏器者避开设备位置。儿童使用单手或两指按压,婴儿采用环抱拇指法。复苏期间每2分钟检查脉搏,出现自主呼吸立即停止按压。
心肺复苏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存活率,未经培训者也可实施单纯胸外按压。记住"用力按、快速按、少中断"原则,急救车到达前持续施救。定期参加红十字会或医院组织的培训课程,掌握最新急救指南更新内容。家庭中建议配备AED设备,公共场所施救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