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怎么治

发布时间:2020-03-17575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个常见的疾病,在消化专业上定名为非萎缩性胃炎,为了区别过去的萎缩性胃炎,除了萎缩的,不萎缩的部分都是非萎缩性胃炎。实际上应该叫寻常胃炎,就是不管有没有症状,正常做查体、胃镜,只要取黏膜活检,不能说100%有胃炎,但基本上差不多,只要取活检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烂中医方面遵循辨证论治的大原则遣方用药,一般治疗手段有中药汤剂内服与外用方法,即穴位贴敷、针刺或艾灸等。
常用针灸穴位,选用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等。如坚持中医治疗,其疗效与服用西药效果相当,且长期服药的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更好,西药存在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中药则可根据不同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要注意吃容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过酸过甜的食物及饮料,忌烟酒、浓茶、咖啡,进食的时候一定要细嚼慢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怀孕吗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怀孕吗?正在进行备孕的时候,竟然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特别不舒服并且反反复复特别烦人,这个情况还能怀孕吗,下面就向你介绍,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怀孕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治得好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治得好吗?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能是嗜酒、喝浓咖啡,或因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的,此病反反复复,给身体的影响很大,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治得好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种疾病随着近几年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患病的是越来越多,要想彻底治好这个疾病,就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怎么护理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下。
慢性浅表性胃炎自我怎么诊断
现在得胃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大多数是不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引起的,大家都想知道慢性浅表性胃炎自我诊断方法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病因
浅表性胃炎的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十二指肠胃反流,自身免疫性疾病,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的缺乏。浅表性胃炎,主要指的是胃的黏膜有轻度的水肿充血,伴有一些轻微的糜烂的情况。一、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胃炎尤其是糜烂导致的胃炎的情况多数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二、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情况。胃肠慢性胃炎、消化吸收不良以及动力异常等导致的上腹部的反流,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的慢性炎症。三、自身免疫性疾病,一些胃体的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还有分泌黏蛋白,也称为内因子。这些成分会导致胃黏膜发生黏膜性损伤,使之不被酶消化,到达回肠后维生素B12得以吸收,会导致肠胃黏膜损伤,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的情况。四、年龄因素和胃黏膜营养因子的缺乏。长期消化吸收不良、食物的单一、营养的缺乏均可以使胃黏膜修复再生障碍,而导致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胃炎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17

60427次收听

非萎缩性胃炎能自愈吗
非萎缩性胃炎能不能自愈,个人的饮食习惯、保养情况,以及情绪方面的调节,这些对于胃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在饮食上能做到饮食清淡、吃柔软富含营养的食品,避免食用麻辣、刺激、生冷、坚硬的食品,胃黏膜就能得到修复。非萎缩性胃炎是容易治愈的,因为非萎缩性胃炎实际上就是一种轻度的胃炎,临床上也叫浅表性胃炎,它是有区别于萎缩性胃炎的。萎缩性胃炎是比较严重的胃炎,病变已经发展到黏膜下,影响到了胃的肌层的血管、腺体,以及出现黏膜的粗糙等病变叫做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不容易治愈的,必要时要进行很好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非萎缩性胃炎,只要能做到饮食有节,好好保养,是能够自愈的。而且在平时也要注意身心的调整,因为确保身心娱乐这一个保持乐观的心态。再有就是积极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跳绳、游泳等,对于非萎缩性胃炎的自愈都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8

62589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不能吃什么
无论是消化器官或者是消化管道,消化器官包括了肝脏、胆囊、胰腺等等这些和消化相关的脏器,消化道就包含了食道、胃、大肠和小肠这样的长长的管道。消化道的疾病、消化器官的疾病,都对饮食是有要求的,无论得了慢性的浅表性胃炎,还是一些其他类型的,比如消化道的溃疡,或者是有一些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的胃炎等等这些胃部的疾病,都不能够吃这些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咖啡、浓茶、巧克力、冰激凌等等这些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富含亚硝酸盐的酸菜,这些不新鲜的经过腌制的蔬菜,还有袋装的、罐装的这些食品,都不建议长期的服用。这些有胃病的患者建议还是吃一些容易消化的、低盐的、低脂肪的,然后要少食多餐,养成很好的这种生活习惯和饮食的习惯与规律。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18

55425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很严重的情况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是属于中等程度胃炎当中的一种。如果是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说明胃的这些糜烂灶不是很广泛,就是说分布范围并没有广泛,而且病变程度也没有重,才会在胃镜报告上写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糜烂也是炎症的反应,在做胃镜的过程中,临床的胃镜医生会根据病变的镜下表现形式,如果认为病变比较可疑,就会钳一钳子做一个病理的检查,明确一下糜烂的类型。所以,有了糜烂也不用担心,其实就是炎症反应,具体情况还要看是否需要病理,内镜医生评判以后会进一步的明确糜烂的原因。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4

48748次收听

慢性非萎缩胃炎是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建议平和心态,平和压力,把饮食结构控制好,对胃黏膜有破坏的食物要禁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又叫浅表性胃炎。胃镜报告单上都会写着浅表性胃炎,或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字样。慢性非萎缩胃炎在国非常常见,和国饮食结构有关系。胃是个容受器官,是个囊袋状器官,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种类的食物,有好消化吸收、粗糙、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生冷、咖啡、浓茶等,富含亚硝酸盐、腌制酸菜等,要避免经常服用,对胃黏膜有影响。有些药物或者精神心理性因素,气候变化等,都会使胃黏膜发生炎症改变,但是所有胃炎中病理类型最轻微的一种胃炎改变。
语音时长 02:09

2020-02-14

59871次收听

02:40
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怎么办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可以胃镜检查再通过内镜下活检确定糜烂程度和类型,如果做了活检提示糜烂仅仅是炎症的表现,可以不用太担心,如果有症状,则需要对症治疗。患者多表现为胃部或者是腹部不舒服,完善胃镜检查后,确诊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黏膜炎症是比较轻微的一种非常广泛的胃炎的类型,在浅表性胃炎的背景之下,胃黏膜可能有一点糜烂,说明胃黏膜受炎症刺激,存在糜烂这样的表现,如平坦的或有隆起的糜烂。
01:34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原因是与HP感染有关。HP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上个世纪所发现的一种定植在胃黏膜里的细菌,它可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且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都有关系。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和患者的饮食规律有关。患者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就很容易得浅表性胃炎。另外还和饮酒有关系。因为酒精可以直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所以长期饮酒的患者特别容易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另外,浅表性胃炎还和家族体质有一定关系。
01:39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都是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我们平时生活中也会见到,只不过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更加明显突出。比如说餐后腹胀、腹部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是进食之后消化不良、不愿意吃饭,这些都是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总之,以上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症状。不是说有这些症状就一定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也不是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就一定会出现上述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是通过胃镜来确诊的。因为以上症状都是非特异性的,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是通过症状就能确诊的。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41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平时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有时候是可以自愈的。一般来说,慢性浅表性胃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也不要慌张。它通过及时就医或者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可以进行治疗或者自愈的。除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是出现了胃癌前病变的患者,才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它的病变并不明显,也就是胃镜下表现并不突出。但是患者的症状特别明显,也就是患者的自我感觉非常难受。但是症状突出并不代表病变严重。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通常是由急性浅表性胃炎转变过来的,大多病程已经很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但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腹部不适、反酸、嗳气等,因此一般不严重。
Baidu
map